白廳又譯作懷特霍爾,是英國首都倫敦西敏內(nèi)的一條道路,位于英國國會大廈和特拉法加廣場之間。白廳的得名源于1698年焚毀的白廳宮(Palace of Whitehall,又譯懷特霍爾宮),這座龐大的宮殿當時的位置就在今天的白廳一帶,而這條道路當時是通往白廳宮門前的一條大道。白廳北起特拉法加廣場(建于19世紀),南抵國會大廈西敏宮,全長約1公里(0.6英里);路的中段兩旁集中了一系列英國國防和軍隊的設(shè)施,包括英國-總部、英國陸軍和英國皇家海軍的前總部、皇家騎兵衛(wèi)隊總部和海軍部,是英國政府中樞的所在地,因此常常被認為是英國政府的代名詞。沿著白廳北段還保存著當年白廳宮唯一留存至今的部分:由建筑師依理高&…[詳細]
漢諾威新市政廳是德國漢諾威市長辦公所在地,經(jīng)過12年的建設(shè),1913年6月建成。從那以后漢諾威的行政主管部門不再使用老的市政廳,改遷到現(xiàn)在的市政廳工作�!耙讶坑矛F(xiàn)金付清,陛下”。1913 年,德皇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參加漢諾威新市政廳落成典禮時,時任市長海因里希•特拉姆(Heinrich Tramm)自豪宣布道。漢諾威為這座建在6026根山毛櫸木樁上的雄偉建筑花費了上千萬馬克。但是在二戰(zhàn)期間,同其他漢諾威市內(nèi)建筑一樣遭到美軍強烈轟炸,市政廳曾遭到嚴重損壞。經(jīng)過后期的維修和改造,現(xiàn)如今,在漢諾威新市政廳一樓大廳里,近100米高的穹頂下方,擺放著四個漢諾威城…[詳細]
巴黎市政廳是法國巴黎自1357年以來的市政廳所在地,位于第四區(qū)的市政廳廣場,它具有多種功能:地方行政機構(gòu)、巴黎市長辦公室、大型招待會場地等。巴黎市政廳是法國著名的一座文藝復(fù)興時期風(fēng)格的建筑,1533年,國王弗朗索瓦一世決定為巴黎這個當時歐洲和基督教世界最大城市興建一座相配的市政廳,但是建設(shè)工作直至路易十三統(tǒng)治時期的1628年才告完成。巴黎市政廳是歷史的重要見證,在法國革命期間,這里是幾個著名事件的舞臺:1789年7月14日,拒絕提供武器的商會會長雅克•德•弗萊塞勒(Jacques de Flesselles)被憤怒的人群殺害;1794年7月27日熱月政變時,羅伯斯庇爾被…[詳細]
哈勒姆市政廳是荷蘭北荷蘭省哈勒姆的市政機關(guān)所在地,位于市中心的哈勒姆大廣場,建于14世紀。大約在1100年,目前的地點上有一座木質(zhì)建筑。在1347年和1351年大火之后,荷蘭伯爵威廉二世將其捐給市政當局,于是在此新建一座建筑。1602年到1604年,建筑師Lieven de Key為其增建了一個獨特的立面。最初市政廳只占有建筑的前部,后院屬于多明我會,宗教改革后全部歸屬市議會。哈爾斯博物館和哈勒姆公共圖書館最初都曾設(shè)在市政廳內(nèi)。每個周六和周日,市政廳前是一個大集市,周六主要賣花、日用品和食品,周日主要賣布和衣服。市政廳內(nèi)收藏有大量繪畫,有一個系列描繪各位荷蘭伯爵,從德克一世(Dirk I)到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