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縣十八站遺址,屬于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批量的石器標本,證明了單純舊石器時代晚期原生文堆積化層,存在于松嫩平原的原始早期時代。
地層出土的形體較大的石器,加工粗糙,不與細石器和陶片共生,且舊石器時代晚期石制層,與相對較晚的細石器和陶片地層,界點分明。出土:刮削器、尖狀器、石葉、石片和石核等1070件,地質(zhì)年代屬于更新世晚期,距今約一萬二千年前。出土石器,器形、風格、大小與北京周口店、河北陽原虎頭梁遺址出土的石器頗相近。
十八站是以清代驛站而得名,其所在地現(xiàn)隸屬黑龍江省塔河縣十八站林業(yè)局和十八站鄂倫春族自治鄉(xiāng)管轄。遺址坐落在黑龍江支流呼瑪河左岸二級階地上,地處大興安嶺北坡山地。海拔高度約300米。1975-1976年,中國科學(xué)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首次發(fā)掘了這處遺址。共發(fā)現(xiàn)4個地點,由最西部的75072號地點至最東部的紅旗大橋地點分布范圍約10公里。
塔河縣十八站遺址,文化遺物為石器,共41件。種類:石片、石葉、石核、刮削器、砍砸器。石料:堅硬且劈裂性能良好的灰色燧石為主,少量灰綠色硅質(zhì)巖。石制品形體較大,未見細石器;打片和第二步加工主要以錘擊法為主,并存在間接打擊法和軟錘修理技術(shù);石葉較寬,約2厘米左右,有的背面帶有1或2道縱脊,橫斷面呈三角形或梯形,有的兩端被截斷;加工多為單面正向修整。呼瑪河左岸二級階地---石制品標本50余件,兩面通體壓修的橢圓形兩面器、大型石核砍砸器,很富代表性。
交通指南
景區(qū)地址:黑龍江省塔河縣十八站鄉(xiāng)
乘車線路:可乘塔河縣開往十八站鄉(xiāng)的班車,轉(zhuǎn)乘小巴或出租可達
自駕線路:沿X201或S209行至十八鄉(xiāng)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
濞嗐垼绻嬮崥鍕秴缂冩垵寮哥粔顖涚€崣鍌欑瑢閿涘苯鍙¢崥灞藉灡瀵ょ儤鍨滄禒顒傜法婵傜晫娈戠€硅泛娲妴鍌氼洤閺嬫粍鍋嶉張澶夌矙缂佸秴顔嶆稊锟狀棑閸忓娈戦弬鍥х摟閵嗕礁娴橀悧鍥风礉濞嗐垼绻嬫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婵″倸褰傞悳鐗堟杺濞岀粯鈧佲偓浣风皑鐎圭偞鈧佲偓浣瑰Η閺堫垱鈧冩▕闁挎瑥鎷伴悧鍫熸綀閺傚綊娼伴惃鍕6妫版ê寮锋稉宥堝娣団剝浼呴敍宀冾嚞閸欏﹥妞傛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Email閿涙瓬ytravel666*163.com閿涳拷*閺€閫涜礋@閿涳拷 閵嗏偓閵嗏偓閺呭┉CP婢讹拷2023016012閸欙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