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亭”位于“來許亭”南,是許瑤光建議建造的�!拌b亭”匾為唐云(1910~1993年)書。自嘉興離職受到百姓的如此敬重和愛戴,許瑤光深感不安。臨別贈言中,請建“鑒亭”。鑒為“誡”,“亭”在這里解為“正確處理”意,并親自撰書《鑒亭之銘》,刻碑置于“鑒亭”內(nèi)。
《鑒亭之銘》共373字,從五個方面歸納總結(jié)了做官為人的處世之道,勸人珍惜大好時光,妥善處理各種矛盾,潔身自好,自立自律。其內(nèi)容在當(dāng)今社會仍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鑒亭之銘》兩側(cè)柱子上有一副楹聯(lián):“此水接古吳流域,慨風(fēng)潮沖散誰為西浙蕩余氛;斯樓與我栝同名,看煙雨空蒙幾把南湖認(rèn)故土�!毕敌靹t恂(1874~1930年)撰并書。既贊頌了南湖的湖光水色,亦流露出對時政的焦慮。
湖心島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曾招引眾多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來此揮毫潑墨、賦詩作畫,其中有不少膾炙人口的楹聯(lián)。這只是其中的一聯(lián),既然拍下來了,就啰嗦幾句。
“鑒亭”內(nèi)還陳列了珍貴的“馬券石刻”。關(guān)于“馬券”的來歷和鐫刻的年代現(xiàn)在已無法確切考證,據(jù)舊志記載,嘉興在明代時就已有了此“馬券石刻”。關(guān)于“馬券”,有這么一個故事,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杭州任郡守時,因看到他的好友李方叔生活貧困,遂將皇帝御賜的名馬轉(zhuǎn)贈給了李方叔,任由李方叔變賣后換取生活費(fèi)用,因擔(dān)心李變賣御賜之馬,也許會招來殺生之禍,特意寫下“馬券”為證。
后有蘇東坡之弟蘇轍、好友黃庭堅(jiān)同時為這“馬券”作詩題跋,使“馬券”越發(fā)珍貴。蘇東坡等人慷慨助友、情真意切的軼事,在文壇上傳為佳話。二蘇一黃都是宋代文學(xué)大家,李方叔也是一位名士,所以“馬券”可謂名人名作,相得益彰,尤顯珍稀。
“鑒亭”后墻嵌“米蒂碑”。“龍樓光曙景,魯館啟朝扉。艷日濃妝影,低星降婺暉。玉庭浮瑞色,銀榜添祥徽。云轉(zhuǎn)花縈蓋,霞飄葉綴旗�!睋�(jù)說是米蒂的真跡。當(dāng)年建鑒亭時,許瑤光得此真跡,視為珍寶,請人摹刻后嵌于此,供人欣賞。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
婵炲棎鍨肩换瀣触閸曨亞绉寸紓鍐╁灥瀵摜绮旈娑氣偓顒勫矗閸屾瑧鐟㈤柨娑樿嫰閸欙繝宕ョ仦钘夌仭鐎点倗鍎ら崹婊勭椤掑倻娉曞┑鍌滄櫕濞堟垹鈧娉涘ú顖炲Υ閸屾凹娲ら柡瀣矋閸嬪秹寮垫径澶岀煓缂備礁绉撮宥嗙▕閿熺媭妫戦柛蹇擃槺濞堟垿寮崶褏鎽熼柕鍡曠濞存﹢鎮ч崶椋庣婵炲棎鍨肩换瀣▔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濠碘€冲€歌ぐ鍌炴偝閻楀牊鏉烘繛宀€绮埀顑讲鍋撴担椋庣殤閻庡湱鍋為埀顑讲鍋撴担鐟拔楅柡鍫灡閳ь儸鍐┾枙闂佹寧鐟ラ幏浼存偋閸喐缍€闁哄倸缍婂ḿ浼存儍閸曨垱锛栧Λ鐗埫閿嬬▔瀹ュ牆顥屽ǎ鍥e墲娴煎懘鏁嶅畝鍐惧殲闁告瑥锕ュ鍌涚▔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Email闁挎稒鐡瑈travel666*163.com闁挎冻鎷�*闁衡偓闁稖绀婡闁挎冻鎷� 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闁哄懎鈹塁P濠㈣鎷�2023016012闁告瑱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