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酉山位于辰陽古城沅水南岸,居西南方,屬酉向,因而得名。大酉山青松蒼翠,四周峰巒疊嶂,故又名九峰嶺。因其主峰形象似鐘,其余脈丹山形象如鼓,所以又稱鐘鼓山。宋道君封禪此山。大酉山歷史文化厚重,文物古跡眾多。
1、周穆王陵:《四庫全書•湖廣通志》卷八十一載:“周穆王陵在辰溪縣鐘鼓山”。辰溪縣民間有“上有天子墓,下有將軍墳”的說法,這個天子墓就是指的周穆王陵。
2、善卷墓,善卷祠:堯舜時期,堯南巡時拜訪善卷,欲將王位禪讓給他,善卷沒有接受,而后溯沅水來到辰陽大酉山隱居,直至終老,葬于大酉山中。《辰溪縣志》(道光版)載:“善卷墓在大酉山,宋祥符間敕禁樵采”。康熙版縣志《古跡》載:“善卷墓在大酉山,祥符間禁樵采,相傳曾有竊發(fā)其冢者,鐵厚尺許,須臾,雷雨交作,遂莫敢犯”。明代辰州府通判歐陽陟將善卷的事跡奏報朝廷,皇帝賜額:“高蹈先生”。建祠祭祀。
3、大酉藏書洞:又稱華妙洞天,位列道教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的第二十六小洞天。既是道教圣地,又是華夏民族的文化傳奇——“學富五車,書通二酉”成語的出典處。
4、丹山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3)�!把滤峦礴姟笔枪虐司爸弧5ど剿伦顬槠嫣氐氖撬脑箝T,系一斜行向下僅容一人行走的石縫,這個石縫自然天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石縫底部有一磚砌門墻,門額用碎磁片嵌有“曲徑通幽”四個隸書大字,門楹有一聯(lián):“去時還是來時路,進步何如退步高”。古寺于1965年被拆毀,1990年重建。
5、大酉觀:始建于唐朝末年,高二層,磚木結(jié)構,因山得名。大酉觀是湘西地區(qū)著名道觀,舊時鄰近各縣道教舉辦打醮活動都要來此取“皇表”,以獲玉皇大帝批準。
6、丹山摩崖石刻群:位于大酉山之丹山臨江石壁上�,F(xiàn)留有王陽明、胡松、徐廷、陶欽夔、曾才漢、鄭燭識等人的詩刻。時間最近的是民國中將、湖南第九區(qū)保安司令田鎮(zhèn)藩于民國十年五月題刻的《五溪鎖鑰》。丹山摩崖石刻群于2012年被列為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7、抗日烈士陵園:中國守軍國民黨第三方面軍(司令湯恩伯)和國民黨第四方面軍(司令王耀武)等將士在雪峰山區(qū)筑成銅墻鐵壁,狙擊日寇進犯。中國軍民浴血奮戰(zhàn),戰(zhàn)斗歷時兩月余,取得了湘西會戰(zhàn)的會面勝利。150多名重癥傷員在潭灣鎮(zhèn)對面棗子林的國民黨陸軍九五野戰(zhàn)醫(yī)院醫(yī)治無效而葬于大酉山烈士陵園之中。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
婵炲棎鍨肩换瀣触閸曨亞绉寸紓鍐╁灥瀵摜绮旈娑氣偓顒勫矗閸屾瑧鐟㈤柨娑樿嫰閸欙繝宕ョ仦钘夌仭鐎点倗鍎ら崹婊勭椤掑倻娉曞┑鍌滄櫕濞堟垹鈧娉涘ú顖炲Υ閸屾凹娲ら柡瀣矋閸嬪秹寮垫径澶岀煓缂備礁绉撮宥嗙▕閿熺媭妫戦柛蹇擃槺濞堟垿寮崶褏鎽熼柕鍡曠濞存﹢鎮ч崶椋庣婵炲棎鍨肩换瀣▔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濠碘€冲€歌ぐ鍌炴偝閻楀牊鏉烘繛宀€绮埀顑讲鍋撴担椋庣殤閻庡湱鍋為埀顑讲鍋撴担鐟拔楅柡鍫灡閳ь儸鍐┾枙闂佹寧鐟ラ幏浼存偋閸喐缍€闁哄倸缍婂ḿ浼存儍閸曨垱锛栧Λ鐗埫閿嬬▔瀹ュ牆顥屽ǎ鍥e墲娴煎懘鏁嶅畝鍐惧殲闁告瑥锕ュ鍌涚▔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Email闁挎稒鐡瑈travel666*163.com闁挎冻鎷�*闁衡偓闁稖绀婡闁挎冻鎷� 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闁哄懎鈹塁P濠㈣鎷�2023016012闁告瑱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