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鄭州市旅游

鄭州市名人故居景點介紹

  河南新鄭古為有熊氏之國,軒轅黃帝降于軒轅之丘,定都于有熊。黃帝統(tǒng)一天下,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后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莊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黃帝�!比缃竦狞S帝故里是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圣地,被評為國家AA-景區(qū)。2000年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州市十大旅游景點之一。`黃帝故里景區(qū)位于新鄭市區(qū)軒轅路,占地面積100余畝,黃帝故里祠始建于漢代,后曾經(jīng)毀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詳細]
  杜甫故里位于鞏義市區(qū)東10公里的站街鎮(zhèn)南窯灣村的筆架山下,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誕生在筆架山下的窯洞里,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陽,他的曾祖父在鞏縣任縣令時,將家遷于此。杜甫一生創(chuàng)作了3000多首詩,流傳下來的有1400多首,他的詩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會矛盾,充滿著憂國憂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詩政治性現(xiàn)實性、人民性、藝術(shù)性都很強,唐代詩人韓愈說:“李杜文章在,……[詳細]
  董天知故居,位于鄭州市滎陽市索河街道城關(guān)行政村南街自然村,坐東向西,初建于明清,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原有建筑分為前后2個院落,共有房屋7所(均為硬山式),曾經(jīng)年久失修,房屋破損嚴重。2005年7月,滎陽市人民政府撥巨款,對故居進行復(fù)建,初步恢復(fù)了故居的原有面貌。復(fù)建后的故居,布設(shè)了董天知事跡展覽,共有3個展室。2009年6月,被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鄭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董天知(1911-194……[詳細]
  韓鳳樓故居,位于鄭州市滎陽市索河街道辦事處城關(guān)行政村南關(guān)自然村(東臨村中大街),建于1918年。該院坐西向東,所存房屋中,后院正樓最有特點,為磚木結(jié)構(gòu),硬山式屋頂,正面屋檐下裝飾木雕花卉圖案,二層屋門外鋪設(shè)木板走廊和安裝木護欄,兩墻角嵌雕刻精美的磚雕墀頭,整體風格具有民國時期的滎陽地方建筑特征。韓鳳樓(1885—1956),字五峰,滎陽老城南關(guān)人,清監(jiān)生,曾留日學(xué)習(xí)軍事5年。回國后,參加云南反清起……[詳細]
  耿介生于明天啟二年(162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3年),登封城西南街人,字介石,號逸庵,清順治九年中舉(1652年),十年中進士,選入翰林院,初為庶吉士,后升檢討,出任福建巡海道道員,康熙元年(1662年)任江西湖東道道員,后轉(zhuǎn)任直隸大名兵備道道使,康熙三年(1664年),歸里行孝,期滿辭官倡學(xué)、興復(fù)嵩陽書院,自任山長,捐自家田三百余畝為嵩陽書院學(xué)田,聘中州名儒李來章,冉覲祖,竇克勤為……[詳細]
  常香玉故居位于鞏義市河洛鎮(zhèn)南河渡村。年代為1923年。常香玉故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常香玉故居,是常香玉出生和開始學(xué)戲的地方,歷經(jīng)幾十年的風雨滄桑,原有的幾孔窯洞坍塌非常嚴重。常香玉大師逝世后,鎮(zhèn)政府出資30萬元,按照恢復(fù)原貌、修舊如舊的原則對窯洞進行修繕加固,同時,大力整治周邊環(huán)境,對現(xiàn)存的一眼古井、兩棵千年古槐加以保護。修繕后的香玉故居共有窯洞四孔、平房三間,面積百余平方米,分堂窯、廂……[詳細]
  楊萬輝,清道光監(jiān)生,字耀山,號菜猗,祖居新密市來集鎮(zhèn)馬武寨村。因經(jīng)商家資頗豐,在縣令楊炳昆倡導(dǎo)下耗資千余,歷時15載,建成實穎渠,至今仍在發(fā)揮作用,為大隗鎮(zhèn)農(nóng)業(yè)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楊萬輝故居位于新密市來集鎮(zhèn)馬武寨村,坐西朝東,建于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占地面積750平方米�,F(xiàn)存三套南北并列、結(jié)構(gòu)相同的四合院,均由大門、二門、東西廂房和主樓組成,皆磚木結(jié)構(gòu),硬山灰瓦頂。該民居保存完整,……[詳細]
  高拱故里碑刻原位于高氏祖塋內(nèi),多為墓碑,20世紀70年代 ,為了修建蓮河橋,將約50通碑刻作為橋基使用。碑刻年代能辨認的由明崇禎至民國時期。碑刻損毀比較嚴重,這些碑刻均被壓在兩橋墩下,現(xiàn)橋已廢棄。高拱墓俗稱“閣老墳”,位于新鄭市城區(qū)北閣老墳村西北約300處。墓坐北向南,北依鄭韓故城,南臨梳妝臺。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箕山,又名許由山,位于嵩山之南15公里處,潁河從中穿過,與古陽城隔河相望,是一處極好的風景旅游勝地。古人有云:箕山高大四絕,平頂截壁,若城垣四周,若箕宿四勝,離之距方,晴霽開朗�!』椒屙斊教梗恋胤饰�,呈東北西南向,形如簸箕,故名箕山,長約2000米,寬約500米,呈長方形,又名方山,遠望如枕,俗名枕頭山,東北部有許由冢、劉秀寨,西南端有王莽寨,中西部為鄉(xiāng)辦林場,綠林蔥郁�;礁箖�(nèi)為一大溶洞,山……[詳細]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河南新鄭縣東郭宅人,他少時聰明好學(xué),16歲時就吟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千古佳句。29歲時中進士,歷任秘書省校書郎、左拾遺、左贊善大夫、江州司馬、蘇杭二州刺史、刑部侍郎等職。白居易在文學(xué)上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他寫的《秦中吟》和《新樂府》中的許多篇章,為人們喜聞樂見,婦孺皆知。……[詳細]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濠电偛妫庨崹鑲╂崲鐎n喖瑙﹂柛鏇ㄤ簽缁夊绱撻崘鈺佺仴鐎殿喖鎽滅划鏃堫敍濞戞埃鍋撻鍕煑闁稿本鐟ч悷銏ゆ煥濞戞ǹ瀚伴柛娆欑節瀹曘儳浠﹂挊澶屼画閻庣偣鍊楅崕銈夊垂濠婂嫮顩锋い鎺戝€诲▔鏇炩攽閸屾粍娅曟繛鍫熷灩閳ь剛顢婂▔娑樏洪鐐参ラ柛灞惧嚬濞层倝鏌$€n偆鐭嬮柛瀣Ч瀵灚寰勬径宀€鐓撶紓鍌欑缁夋挳顢欏鍡欌枙闁跨喓濯Λ鎴︽煕韫囨搩妲烘繛鍫熷灴瀵剟宕惰閹界喖鏌曢崱鏇狀槮婵炲瓨锕㈤幃褔宕舵搴n槷濠电偛妫庨崹鑲╂崲鐎n偆鈻旈幖娣灩閻忓霉閻欌偓閸撴繃绂掗崼銏犲闁跨噦鎷�
婵犵鈧啿鈧瓕銇愰崒鐐村仢闁绘鐗婇弶鐑樼箾瀹€鈧划顖炲焵椤戭兛璁查崑鎾存媴妞嬪海娈ら柣搴℃贡閸嬬偤鍩€椤戭兛璁查崑鎾存媴閻熸嫈妤呮煛閸偄鐏¢柍褜鍎搁崘鈹炬灆闂備焦瀵ч悷銉╁箯娴煎瓨鍋嬮柛顐ゅ枑缂嶁偓闂佸搫鍊哥紞濠傖缚娴煎瓨鍎嶉柛鏇ㄥ灡閿涙牕螞閻楀煫顏勵嚕闁垮鈻旂€广儱鐗嗛ˉ灞角庨崶锝呭⒉濞寸厧鎳橀弫宥呯暆閸愭儳娈查梺鍛婄懃閿曘儱顪冮崒娑氣枖閹兼番鍨归悘澶娒归悪鈧崜婵囩閸垹瀵查柨鐕傛嫹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Email闂佹寧绋掗悺鐟坱ravel666*163.com闂佹寧鍐婚幏锟�*闂佽 鍋撻梺顐g缁€濠¢梺鎸庡喕閹凤拷
闂侀潧妫岄崑鎾绘煏閸″繐浜鹃梺鍝勬噹閳瑰P婵犮垼顔愰幏锟�2023016012闂佸憡鐟遍幏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