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港
澳
台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景點介紹
昆明市
大理州
紅河州
麗江市
玉溪市
楚雄州
曲靖市
保山市
普洱市
文山州
臨滄市
迪慶州
西雙版納州
昭通市
怒江州
德宏州
云南省文物古跡
云南省紅色旅游
云南省名人故居
云南省博物館
云南省十大祠堂
5A級景區(qū)
4A景區(qū)
云南省十大景點
云南省十大免費景點
全部
云南省特產
云南省美食
云南省地名網(wǎng)
云南省名人
[移動版]
祿豐潘氏宗祠
潘氏宗祠位于金山鎮(zhèn)小鋪子村委會東山小組村東南面,坐北向南。祠堂由南而北建有照壁、平臺、門樓、天井、廂房、正殿等建筑。照壁下有石基,兩旁用方磚支砌為柱,中填筑土,上覆瓦礫;平臺寬大,原為石板鋪筑,現(xiàn)為水泥地板;門樓、兩廂及正殿均面闊3間,處正殿為一層外,其余均為兩層,四幢房屋均為抬梁式單檐硬山頂前檐廊木構件建筑,門樓的二層原為戲臺。正殿建在1.6米高的平臺上,寬11.7米,進深8米,門前走廊施卷棚頂……
[詳細]
起鳳塔
起鳳塔位于祿豐縣廣通鎮(zhèn)七屯村委會文筆山東。為九級密檐式實心石塔。創(chuàng)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塔基呈正方形,邊長4.25米,呈須彌座式樣,須彌座高1.22米。塔高(至第九級密檐底部)約17.6米。用紅砂石和砂巖砌筑,檐用磚砌筑,第一級塔身中部有四塊浮雕,東面為“封侯掛印”,北面為“鯉魚躍龍門”,西面為“精衛(wèi)填�!保厦鎯热轂椤斑B升三級”,長0.8米、寬0.4米。北面第一層塔身檐口正中有一紅砂石……
[詳細]
賽寶壩
賽寶壩位于金山鎮(zhèn)宋家坡村委會黑龍?zhí)洞迮缘臇|河上。該壩俗稱黑龍?zhí)秹�,實為攔河抬升壩,不是以蓄水為主的壩,壩由巨大的條石(條石長1.5米以上不等,高寬均超過0.2米)縱列在河床天然基巖上,西側砌筑有5至10層不等,東側條石層數(shù)多至13層;壩埂砌筑成等腰梯形,壩長50米,壩頂寬3.4米,壩均高3.5米,壩外坡寬3.6米,壩內坡及水深不清。壩西有1條引水溝,引入至30米外的原碾坊使用,后碾坊于80年代初坼……
[詳細]
石頭庵石刻
石頭庵石刻位于祿豐縣黑井鎮(zhèn)萬春山石頭庵大殿后南側山崖上。該摩崖石刻坐東向西,有《靈蹤》碑、《黔府爺爺香火蓮峰庵常住碑》、《畏碞》碑,全部在一天生巨石上開面�!鹅`蹤》碑、《黔府爺爺香火蓮峰庵常住碑》刻于高4.3米,寬2.9米的巨石右側,《靈蹤》碑高1.86米,寬0.88米,刻于清嘉慶七年,該碑上面刻有一些前來拜佛求名的題刻,有“石保生、石永齡、石長甲”等。《黔府爺爺香火蓮峰庵常住碑》高2.26米,寬……
[詳細]
天生碑
萬春山真覺禪寺石刻,位于祿豐縣黑井鎮(zhèn)中心區(qū)800米處,地處萬春山現(xiàn)大寺北50米處。整座石碑坐西向東。因碑文刻于萬春山一天然巨石之上,俗名“天生碑”。因元代在此建真覺禪寺而撰刻。碑以云紋飾邊,高3.5米,寬2.5米�?逃谠猎辏ü�1340年),載元代黑井“鹵井取鹽一方,以佐國用,以資民生,厥利至博也”及“深山窮谷”中的黑井,對佛教“奔走崇奉”的實情。文為元云南中書省參知政事李源道撰,字為威楚……
[詳細]
一平浪移鹵就煤工程遺址
云南是井鹽、巖鹽兼產的省份,鹽產量足供省內民食所需。從20世紀20年代起,云南鹽業(yè)由于數(shù)百年來陳陳相因,用柴薪煎鹽,技術落后,造成鹽產銳減,不敷民用,并釀成鹽荒,危害政局。1931年,張沖接任鹽運使后,在各井場考察時,看到的是灶戶們落后的煎鹽方式,煎鹽燃料都用柴薪,故井場附近“童山濯濯,所需柴薪均遠至百里之外”,若不解決燃料和落后的生產方式,云南鹽業(yè)就沒有出路。張沖制定了“移鹵就煤”方案提經省政府……
[詳細]
永定鐵鎖橋
永定鐵鎖橋位于廣通鎮(zhèn)幾子灣村委會務堵米村南龍川江之上。南北走向,橋長23米,跨徑16.8米,寬2.2米。橋兩岸各立五面石塔門石臺1座,用七棵鐵質底鏈相連,鏈于鏈之間用鐵柱相勾上鋪橫檔票木板,板上有土覆之,護欄現(xiàn)用兩根鋼繩替之鐵鏈。橋北立有3通修橋碑記,從碑記可知該橋是廣通至牟定驛道要梁。始建于民國5年(1916),竣工于1918年,共用鐵鏈、鐵棍共重12311斤,耗資花銀3262.2665元(耗資……
[詳細]
中村山后礦冶遺址
中村山后礦冶遺址位于祿豐縣中村鄉(xiāng)河西村委會山后村南。該遺址有豎井礦洞4個,斜井礦洞6個,工場遺址1處,土爐遺址1處。1號豎井井口呈正方形,直徑約2米,現(xiàn)殘存深度7.8米;2號豎井井口略呈長方形,略有傾斜,傾度約80°,井口寬約1.6米,深度不明,現(xiàn)目測距離在20米以下。3號斜井和2號豎井井口大致相同,3號斜井到下部略為正方形,邊長約1.5米,深度不可探測。工場遺址位于2號豎井,3、4號斜井的東南角……
[詳細]
慶安堤
黑井慶安堤位于祿豐縣黑井鎮(zhèn)西北的龍溝河河尾與龍川江交匯處,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專門防治泥石流的水利工程之一。2003年公布為祿豐縣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公布為楚雄州文物保護單位。龍溝河南岸的慶安堤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后屢毀屢修,現(xiàn)存堤為清光緒二十七(公元1901年)重修,至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建成,共耗銀三萬六千八百余兩;龍溝河北岸的北堤修建于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
[詳細]
大龍祠古建筑群
大龍祠古建筑群位于祿豐縣黑井鎮(zhèn)祿豐縣第四中學校內。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在萬春山南側,一共有萬春書院、大龍祠、觀音寺、三元宮四個建筑群及一個單體建筑――藏經閣,其中萬春書院已毀�,F(xiàn)存的大龍祠、觀音寺、三元宮由下至上依山而建,藏經閣位于觀音寺右上方。大龍祠始建于清代順治十六年(1659年),后遭兵燹焚毀、康熙元年(1662年)井司聶開基重建,即肇井神祠故址,大殿面闊五間,木結構,前檐施以斗拱,殿內原……
[詳細]
滇緬鐵路祿豐煉象關橋隧群
2009年,祿豐縣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發(fā)現(xiàn)隱藏于崇山峻嶺中的滇緬鐵路祿豐煉象關橋隧群。2013年,滇緬鐵路祿豐煉象關橋隧群被楚雄州政府公布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滇緬鐵路祿豐煉象關橋隧群被云南省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滇緬鐵路祿豐煉象關橋隧群位于祿豐縣金山鎮(zhèn)煉象關村委會,由一段保存較好的鐵路路基、五座橋梁和四個隧道組成,是滇緬鐵路工程難度最大,橋梁和隧道最密集的路……
[詳細]
鳳凰山天文臺近代建筑
見證中國天文事業(yè)發(fā)展歷程鳳凰山天文臺近代建筑位于官渡區(qū)金馬街道辦事處方旺社區(qū)大羊方旺居民小組鳳凰山上�!�1937年7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由南京紫金山遷至昆明,繼續(xù)開展科研活動。20世紀50年代后相繼建成了各類天文研究觀測室及觀測研究設施,包括國內外古天文及云南民族天文展廳、天象廳、天文科普望遠鏡觀測樓、40米口徑大型射電望遠鏡、赤道式日晷廣場、地平式太陽歷廣場、隕石展廳、現(xiàn)代天……
[詳細]
云南大學會澤院
云南大學會澤院位于云南大學東陸校區(qū),占地面積2484.05平方米,建筑面積3953.49平方米。文物構成由會澤院、《會澤唐公創(chuàng)辦東陸大學記》銅碑、九十五級臺階及西式噴水池組成�!稌䴘商乒珓�(chuàng)辦東陸大學記》銅碑立于會澤院主樓大廳內墻上;九十五級臺階位于會澤院主樓大門外南向,上下共有95級青石臺階;九十五級臺階中段第二平臺有西式噴水池一座。史料記載,1923年4月20日,云南大學前身私立東陸大學舉行開學……
[詳細]
同樂傈僳族民居建筑群
同樂村是瀾滄江流域典型的傈僳族村寨,整個村寨有百余戶人家,幾乎全部都是傈僳族人,是維西縣最具代表性和最古老的傈僳族山寨,已經成為云南省重點保護古村落。據(jù)村中老人敘述,寨子已有三百年歷史。村尾有葉枝王氏土司的避暑山莊。同樂傈僳族鄉(xiāng)土建筑群是云南傈僳族鄉(xiāng)土建筑群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筑群,體現(xiàn)了傈僳族依山、臨水、就林的建村理念,完整地保留了傈僳族居住、生產-、社會活動設施的傳統(tǒng)風貌。村中民居依山而建,遠觀只……
[詳細]
海口川字閘
川字閘原名屢豐間,,又名白鶴梁。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是一座以閘為主橋閘結合的多孔石拱橋。閘分為三,分跨于被大小中灘分隔形成的海口河三股河道之上,故通稱川字閘。海口河是滇池唯一出水河道,有滇池袁鑰之稱。為了排水通暢,自元代平章政事贍思丁,賽典未委派巡行勸農使張立道負責疏浚�?诤娱_始,每隔數(shù)十年,官府就要征調勞力,大規(guī)模疏浚海口河。川字閘(屢豐閘)建成以前,每當大規(guī)模疏浚,人們均先筑壩……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云南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云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云南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云南省A級景區(qū)名錄
·
云南省國家級濕地公園
·
云南省國家級森林公園
·
云南省國家級水利風景點
·
云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云南四大土林
·
云南十大古寺
·
云南五湖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Email:bytravel666*163.com(*改为@)
晋ICP备2023016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