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濟源市旅游

紫微宮

[移動版] [查看地圖]
紫微宮

紫微宮即十方大紫微宮,為王屋山道教“三宮”之首,位于天壇山南麓的中巖臺上。因其在王屋洞天中所處位置與紫微垣星座居北天中央的位置相對應而得名。中巖臺背依三官嶺,面對華蓋峰,突兀道旁,三面環(huán)水,扼天壇“神路”之門戶,故有“雄獅鎮(zhèn)山”之勢。

紫微宮為唐圣歷二年(699年)中巖道士司馬承禎創(chuàng)建。宋紹圣元年(1094年)重建。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宮座北朝南,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65米,總面積約6500平方米。順著山勢,層層筑臺,為三進院落。依中軸線,次第為朝真門、天王殿、三清殿、通明殿。東側依次有鐘樓、道院大門、關帝殿、三官殿、角門、東王公殿。西側依次建有鼓樓、藥王殿、七星殿、四神殿、菩薩殿、西王母殿、藏經閣。東側有道院。因年久失修和人為損壞,除東西廂房和1992年重修的朝真門外,其它建筑只剩下殘垣斷壁或基址。目前,紫微宮文物保護規(guī)劃已通過,維修和修復也已列入景區(qū)開發(fā)規(guī)劃。

紫微宮院內及其西北隅松臺道士墳存有宋、元、明、清碑碣30余通。其中宋代重立的《大唐王屋山中巖臺大紫微宮貞一先生墓碣》,較詳細地記述了盛唐名道司馬承禎生平事跡,是研究王屋山道教史的珍貴資料;由元好問撰文的《通真子墓碣銘》,是研究全真道宋德方、秦志安主持編纂的《玄都寶藏》的重要資料;元代的《大朝圣旨碑》用蒙、漢兩種文字刻成,是研究我國民族文化的珍貴資料。宮院內有千年檜柏一株,名“半柏”,大可兩圍,高10余米。著名的千年銀杏樹和“不老泉”,就坐落在宮前的紫薇溪畔。


>>無極玄穹門(南天門)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濞嗐垼绻嬮崥鍕秴缂冩垵寮哥粔顖涚€崣鍌欑瑢閿涘苯鍙¢崥灞藉灡瀵ょ儤鍨滄禒顒傜法婵傜晫娈戠€硅泛娲妴鍌氼洤閺嬫粍鍋嶉張澶夌矙缂佸秴顔嶆稊锟狀棑閸忓娈戦弬鍥х摟閵嗕礁娴橀悧鍥风礉濞嗐垼绻嬫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婵″倸褰傞悳鐗堟杺濞岀粯鈧佲偓浣风皑鐎圭偞鈧佲偓浣瑰Η閺堫垱鈧冩▕闁挎瑥鎷伴悧鍫熸綀閺傚綊娼伴惃鍕6妫版ê寮锋稉宥堝娣団剝浼呴敍宀冾嚞閸欏﹥妞傛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Email閿涙瓬ytravel666*163.com閿涳拷*閺€閫涜礋@閿涳拷
閵嗏偓閵嗏偓閺呭┉CP婢讹拷2023016012閸欙拷-1